
原本外界认为,随着扎卢日内被“发配”到英国担任大使,这场乌克兰内斗将告一段落时,事情却朝着另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。
日前,乌克兰最高拉达(议会)议员叶夫根尼·舍夫琴科透露称,扎卢日内接受了这个决定,并在未来几天被免除乌军总司令职务。
然而5天时间已过,此事依旧没有盖棺定论,说明其中的阻力非常大。毕竟乌军总司令这个位置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,这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的掌控权,尤其是处于战争状态下,调动军队比往日更加容易。
如果扎卢日内有了其他心思,何不学那陈友谅,来一出“黄袍加身”的戏码,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而不是被“发配边疆”,永世不得回来。
所以说,驱逐扎卢日内的时间拖的越久,这种可能性就越大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仅仅舍夫琴科对扎卢日内接受“发配”的决定表示惋惜,认为他开始某种政治生涯,有很大机会成功;乌克兰军队退休将军谢尔盖·克里沃诺斯也为扎卢日内感到鸣不平。
他在乌克兰电视台上怒批泽连斯基,认为扎卢日内的离去是最不应该的,如果真的考虑更换领导层,泽连斯基应该把自己换掉。
克里沃诺斯还强调,泽连斯基应该清楚,他自己在“原则上未胜任与宪法和动员法有关的部分职责”,他的问题比扎卢日内多100多万倍,并提醒称,国家经济已经彻底“失灵”了。
乌克兰电视台作为全乌克兰民众关注的栏目,克里沃诺斯这番言论显然被很多乌克兰人看在眼里。
这里还有一个细节:俄乌冲突爆发后,泽连斯基为了压制国内舆论,禁言了所有敢于报道负面新闻的电视台,只允许他自己的声音出现,方便洗脑民众,掩盖消息等等。
现如今,明确斥责泽连斯基的声音公开出现在媒体上,这是否意味着泽连斯基一心想要构建的舆论壁垒已经开始坍塌?
从政治角度来看,泽连斯基换掉扎卢日内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。
一方面,扎卢日内在乌克兰的民调支持率高达88%,而泽连斯基只有62%,这意味着民众更愿意相信扎卢日内;另一方面,美欧内部也传出一些声音,要让扎卢日内取代泽连斯基的位置,更好的和俄军作战。
一来二去,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的矛盾越发激化,再加上后者坚持军政分开管理,在泽连斯基眼中,这就是想要越权取代他的信号。
虽然长达2年的俄乌冲突让乌军死亡超过50万人,基本换了一遍“血”,但乌军方高层架构调整的并不多。扎卢日内又是成名很早的传统将领,类似克里沃诺斯这样的老牌支持者并不在少数。
所以说,泽连斯基虽然下定决心撤换扎卢日内,但却不敢逼迫的太紧,否则闹出政变,乐子就大了。
说到底,乌克兰内斗从去年反攻闹纠缠到今天,还是泽连斯基个人能力不行。如果他是一个从政几十年摸爬滚打上来的老牌政客,那么架空扎卢日内这样的军方高层有的是手段。
虽然泽连斯基在俄乌冲突之后一直在“立人设”,标榜自己是“民族英雄”、是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“守门者”,也在这场战争中学到了不少东西,但水平和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他沉迷敛财,乌克兰内部腐败问题至今未能解决;他喜欢露脸,徘徊在北约各国为他搭建的舞台之上;他喜欢无脑强硬,频繁插手乌军内部事务,这也是乌克兰反攻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尽管泽连斯基清楚,让乌克兰持续保持战争状态,能够让他继续坐在总统宝座上,然而战争时间越长,他个人能力弊端暴露的就越明显,驱逐扎卢日内就是他心虚的表现。
